重大突发社会事件面前,电视所具有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凝聚共同体意识的能力依然是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
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统筹指导下,浙江卫视倾力推出的 抗疫公益短片《能》于3月10日正式上线。
“没有被禁锢的城,只有离不开的爱;没有被暂停的生活,只有再出发的勇气。走向人山人海的路上,我们抬头所望,必定皆是希望……”
这支短片集锦抗疫路上的动人瞬间,回望众志成城的高光时刻,向一线守护者们由衷致敬,配上章子怡的温暖旁白,仿佛让人看见阳光正破缝而出、草种正破土成长的模样,将满满的力量注入观众心间。
号令既出,动若风发。疫情发生以来,浙江卫视尽锐而上,全面调动新闻、专题、综艺、MV、线上互动等多种形式凝聚战疫力量。
如果说深入一线、抵达现场的“硬新闻”是直面激浪的筋骨,那么,因爱而歌、以声助力的“软作品”就是汇聚暖流的血肉,它们共同在万众一心的守望中,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 从《光》到《能》,浙江卫视温暖守望春天的信念
阳春已至,曙光必达。
在风雨即将消散的时刻,全新上线的抗疫短片《能》以时间为眼,重温抗疫的瞬间,致敬逆行的勇士,用每一帧画面和每一个镜头铺叠对一线守护者们的致敬与致谢,用声声铿锵和字字动情,传递 “相信你我的各尽所能,终将无所不能”的信心和勇气。
短片于3月10日上线之后,获得《光明日报》《环球时报》等众多权威主流媒体转发,还得到“学习强国”平台的大力推介,以及联合国官微的点赞认可,引发广大网友关注和热议。
在本次抗疫宣传中,公益短片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它们共同以深刻的内核、浓郁的情感、平和的方式,广泛凝聚大众的认同感和信念感,于润物无声中传导社会的温情和时代的温度。
早在媒体抗疫行动开始之初, 8位浙江卫视主持人就和“不算太老男人”乐队在24小时内挑战不可能的任务——录制原创歌曲《光》。
他们有的来自“中国蓝”新闻直播间,从全天候的密集报道中抽身,连夜录制、制作,用音乐给人无形的力量,娓娓道来“病毒并非无尽无休,早晚落为岁月尘埃”,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轰轰烈烈的疫情阻击战中,开设抗击疫情新闻直播节目和特别报道版块,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是主流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
围绕这一“硬核工作”,浙江卫视全面部署, 投入200余名采编人员,自1月24日起启动全天候新闻报道,从全省防疫抗疫一线到奔赴湖北武汉战疫腹地,“新闻铁军”于非常之时,担非常之责,在疫情防控宣传和舆论引导层面积极作为,收视表现位列各大卫视前列。
相较于新闻战场更多展示的是速度和力度,文艺战场互补传递的则是温度和态度。从《光》到《能》,以及百位好声音学员声援武汉共同献唱的 公益歌曲《世界为你醒来》,诗歌朗诵《为了相见在春天》……浙江卫视无一不是在用文艺的力量,以柔软的形式为抗疫宣传融入更多的“暖色调”,如斜风细雨般,营造万众一心向前进的浓郁氛围。
▍ 用创新思维做大融媒传播,“浙”里见真章
在这场轰轰烈烈的媒体行动中,一个愈发强烈的共识是: 重大突发社会事件面前,电视所具有的权威性、公信力以及凝聚共同体意识的能力依然是其他媒介无法取代的。
疫情突如其来,摆在媒体面前的可谓是一场空前的挑战。某种程度上,这就是一场对媒体融合从理念到实践再到效果的全面检阅。
值得肯定的是,以浙江卫视为代表的多家一线卫视经受了考验,表现出强大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服务力,以及在特殊时期迎难而上化解难题的智慧。
以浙江卫视为例,除了做大、做强、做优作为内容“基本盘”的新闻报道,用常态化、滚动式的新闻直播关注抗疫状况,“中国蓝”还紧急策划、重磅推出了一系列节目和活动。
从嫁接“朋友圈”思维互动分享疫情期间民生百态的 《我们宅一起》,到在多个新媒体平台建立 #防控疫情浙江在行动#互动话题,再到联合新浪微博、新浪新闻共同发起的 “记录抗疫时光”征集活动……平台着力于以电视播出为中心,调动全媒资源和多方力量,多维度传播抗疫动人故事,形成强有力的宣传闭环。
在浙江启动一级响应的40天时间里,由浙江卫视发起或相关的话题,在网络端取得了超过40亿的浏览量。
不仅如此,浙江卫视还把融合思维全线纳入到常规的剧场、综艺之中,让战疫成为内容的强音。例如,电视剧 《还没爱够》《决胜法庭》等剧集主演在公益宣传片中倡导“注意家中卫生”,综艺节目 《王牌对王牌》《天赐的声音》等节目嘉宾呼吁“少去人流密集的场所”;中国蓝剧场联动 《我在北京等你》《海棠经雨胭脂透》《庆余年》等共同打造话题 #疫情后你想对爱的人说什么#,寻找最温暖的告白。
本周即将播出的第四期《王牌对王牌》,特别以致敬抗疫医护为主题,邀请出演过医疗剧的多位嘉宾参与特别环节,并以“云连线”的方式和“云观众”互动,据悉,本期节目从录制到播出仅仅用时 5天,动员成效值得期待。
乌云遮不住太阳的升起,疫情挡不住春天的来临。如广大观众所说,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媒体在这场战疫中的积极作为,不但陪伴和鼓舞了2020年春天里的观众,也必将为历史存照、为时代铭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电视在路上,“浙”里写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