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武汉电视问政:每周一问 助力复工复产

武汉 电视问政 2020-05-12 14

“过了申报时间,贷款还能不能补办?”这是5月8日晚,由武汉市治庸问责办主办、武汉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媒体监督性栏目《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中胡女士提出的疑问。

胡女士的物资公司在疫情期间,为雷神山、火神山医院建设供应了价值500多万元的钢材。3月下旬,她了解到,为帮助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武汉市出台了21条惠企举措。其中,为疫情作出贡献的中小企业,可申请低利率的贷款。而当她找多个单位将手续办完后,却错过了上报时间。

节目中,面对胡女士的问题,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姜铁兵回应:有的工业企业漏了,只要符合条件,还是要补上去。对此,武汉大学中国新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罗知教授点评认为,应打通不同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通过大数据掌握企业发展情况,精准推送惠企信息。

记者从武汉广播电视台了解到,今年,电视问政由以往的半年一播改为每周一播。每月聚焦一个专题,以每周一次的频率“面对面”问政,顺应武汉复工复产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监督和解决问题的效率。

武汉广播电视台电视问政节目开始于2012年。“百姓参与、百姓评说、百姓监督”是其特点。具体而言,武汉电视问政的出题人是普通百姓,武汉市治庸问责办针对百姓普遍反映的问题,让政府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作出公开整改承诺。节目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代表、网民、特约评论员等,手持“笑脸”(表示满意)和“哭脸”(表示不满意),对政府职能部门的整改承诺进行“验收”。

5月8日改为周播后的首期节目,聚焦复工复产惠企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引发了武汉市民热议。“希望这样的形式能保持下去,让政府和企业有直接对话的平台,进一步推动武汉复工复产!”《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市民提问团”成员、将军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博表示,可以用快、准、狠、深4个字来概括电视问政的特点,特别是针对当前迫切的、热点的问题及时进行监督,就同一个话题连续4周进行关注,深入挖掘,透彻分析,切实为武汉办实事。武汉道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波也表示,电视问政提供了一个更快捷、更有力度的监督平台。

《电视问政:每周面对面》播出后,许多网友留言为武汉加油。有市民建议,“目前复工复产是重中之重。希望后期也能关注教育、民生等问题,为老百姓排忧解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