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专访 | “前后失败十几次”,优酷一线创作团队都经历了什么?

优酷 武汉 纪录片 张伟 摄制组 2020-02-29 21

纪录片里,无数具体的人组成了这个宏大又微小、细嫩又坚定的时代,在历史的脉络中滚滚前行。


70aff8d340e4cb63c682bb3df1fce650.jpeg


“前后失败了大概有十几次,”优酷纪录片中心总监 张伟告诉「广电独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


自1月28日开始策划,1月31日得到优酷内部正式立项,到2月3日完成团队搭建、开始调研,再到2月9日正式开机拍摄,优酷纪录片在一周内完成了从初步策划到组建团队,又用不到一周的时间开展现场拍摄。优酷要做的《冬去春归》是第一部由互联网拍摄出品的中国抗击疫情纪录片。


人人皆言互联网“快”,但当涉及到长纪录片,专业的拍摄设备、专业的创作人员就与一般的媒体纪录片并无二致。


74a09d175c6214ba8aea1c27fff34bb5.jpeg


去武汉前,优酷协调了个人时间、人员组合、手续办理、进入疫区的意愿等“前四项”;进入武汉后,又面临着“后四项”——人员安全、拍摄许可、资源协调、设备消毒,每一项都值得在每晚的策划会上反复讨论。


仅仅是设备消毒这一项,“在武汉常规拍摄时,要经常给机器设备和包套内外喷洒酒精用以消毒。但在进入重症隔离病房和重症病人治疗室(红区)拍摄时,要用防水罩和保鲜膜将机器包裹严实方可进入拍摄。而且设备进入后一段时间内无法拿出,院方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无毒(酒精浸泡或紫外线照射)处理或销毁。”优酷前方摄制组告诉「广电独家」, “因为这些区域存在许多‘超级毒王’,密布病毒气溶胶,设备器材很有可能成为污染物源头,像机头、麦克风套这样毛质物品拍摄完后会就地销毁。”


0a363e98efc4c242104da2165ed8cca4.jpeg


“在中国,在武汉,在医院,是三重门。”摄制组以目前正在制作的3集名字打比方,“每一扇门背后,人的状态、环境的危险性都不相同。”直到走进武汉,摄制组才真实感受到某些真实的严峻,“入住酒店的第一天,就被之前在武汉的伙伴们教育了一顿。在这里,任何一次接触后都要做好消毒,酒精、84是常备品,每天的物资损耗是极大的。而且,这些工作会消耗掉你一天三分之一的精力。”


在目前的规划中,《冬去春归》将先行完成《隔离之城的生命赞歌——在武汉》《白衣天使的奋战坚守——在医院》《“快马加鞭的日日夜夜——在中国》3集,并视拍摄情况,于后续加入以“重建”为主题的第四集,集均时长20~25分钟。护士医生、志愿团队、东航机组、病患家属、快餐老板、华人华侨等,超过30个的主要人物及周边人物构成全景,展示城中人的努力与城外人的守望。


▍ 边拍边播


赶着进一线,赶着拍,现在还要赶着播。对《冬去春归》,优酷决定边拍边播,这也是决定将前三集率先规划的意义所在。该片目前拟于3月9日上线,采取周播的形式,“3集播完已到3月底,我们目前的设想是,如果到时疫情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控制,‘重建’就可以提上日程了。”


画面精致、品质稳定是专业长纪录片区别于一般“云录制”微纪录的标志。拍摄的高强度与纪录的高品质要同时兼顾。据优酷纪录片中心制片人 屈楚介绍,团队主要采用索尼FS7、A7,松下S1H等小型化4K超高清设备以及大疆灵眸手持云台等进行拍摄,以保证画质。 “在不能使用脚架的如医院内区域也没有关系, 因为纪录片最重要的就是记录,在现场记录下来比什么都重要。有的时候,手持拍摄也会增加纪录片的真实感。”


9443c151de948aa8ad2fe828fe3abeba.jpeg


行走在武汉、北京、上海、青岛、南通、昆明等国内城市,并覆盖乌干达坎帕拉、美国华盛顿和西雅图等国外城市……在高强度的工作下,目前多支团队在各地的拍摄进度已能构成前三集三分之二的篇幅,“唯一的就是在武汉的医院板块,相对来说拍摄进度会慢一些。”


张伟告诉「广电城」,一是拍摄本身不能够影响医护人员的正常工作,二是等待医院核准拍摄申请与报备手续。与拍摄许可相关的官方沟通、函件“由优酷后方人员协助前方制作团队来完成,这也是非常困难的一点”。为了快速达成,“也接入了阿里的一些渠道资源,包括内部的阿里达摩院等等,双管齐下。”


同样接入阿里资源的还有防护措施。就在近日,负责医院拍摄一位导演助理出现了感冒发烧症状,目前该组的4名工作人员已全部隔离,而优酷又紧急调人再入武汉,组成新的医院摄制团队。而此前全员进入武汉时,优酷已紧急联络了80套专业的防护服,通过阿里巴巴所属菜鸟的物流网络运抵武汉。


5e8f72f5e3a8dfb6b395db4b60c16df9.jpeg


▍ 两种方式


封城72小时内,全网独播Vlog博主@林晨同学 真实纪录武汉现状的 《武汉日记2020》; 发起主导 《余生一日》全民纪录计划,向全民征集纪录自己疫情中的某一天; 播出Netflix版权纪录片 《流行病:如何预防流感大爆发》(英文名:PANDEMIC),全面了解全球抗击在流感一线的故事;加上自制的 《冬去春归》,这些使优酷纪录片成为视频网站中唯一在现场、全品类布局的平台。


b8a22f836c124120f02b4c9175879134.jpeg


在到优酷之前,张伟供职于上海纪实频道,以擅长操作大题材在业内知名。他将目前这种高效率的打法, 一方面归结于“在SMG(上海电视台)时的专业训练”,另一方面则是借助互联网资源快速调研、快速策划、快速推进等工作习惯的养成。


而作为基底的拍摄、制作环节似乎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 “纪录片创作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集团军、大团队’作战,对于常态下的常规节目依赖于明确分工和全面配套,” 谈及《冬去春归》,他认为这适用于 另一种方式,“可以将其定义为特种兵作战,就是说,每一个派出去的人必须是一专多能的,导演在现场既是导演也可能是制片,摄影助理可能要同时肩负灯光、录音的工作,每个人都是精兵强将,都能胜任多个工种,组合在一起也可迅速调整功能。 ”据悉, 几乎承担了“在武汉”“在医院”两集的武汉拍摄团队,仅有8人的配置。

97e03109e78a7c71f50760c0317bf562.jpeg


互联网分工模式也体现在张伟自己的日常。“各种焦虑”的发生,不仅是要为创作团队做决策、应对各种变化,更因其工作到此只完成了一小半。“策划、拍摄、后期、审片,在电视台我的工作就结束了。现在后面还有宣推、上线运营、成片发行等,这些工作都要统筹去做。”


▍ 人文关怀


在目前的规划中,作为优酷人文的另一个砝码,文化节目正以“优酷人文大师课”系列为主,以人文关怀的方式感知人生、安抚人心。另据悉,优酷纪录片还将推出长纪录片《不能忘却的记忆》。该片意在梳理中国历次疫情,从科学及公共卫生的角度提供反思。


9840e54690a2a0e244f1dbd656a1b408.jpeg


从“云录制”微纪录片到决定放手前往一线自制长片,透露的是优酷团队面对历史事件时强烈的不满足。


决定来武汉前,摄制组的一位成员度过了一个辗转反侧的凌晨时分,他告诉妻子自己是去广州和上海,“不过最后还是提着箱子跑出了家门”。知道实情的父亲时常鼓励他,而母亲则更多的是各种关心语音和转载的保健文章。


“纪录片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像战士一样冲在第一线,纪录历史、纪录时代。这一点我觉得大家还是达成了共识的。”张伟说。春节期间他一直咳嗽,一段时间的居家隔离后去医院照了CT,“还好只是普通的支气管肺炎。”只是手续不等人,错过了时间和名额的他只能留在家中,通过电话会议与前方团队沟通。目前,他还在持续争取前往武汉的机会。


在自然历史、美食生活等各类大片的夹击下,现实题材纪录片从来都被认为是“吃力不讨好”。而无论是《武汉日记2020》《余生一日》还是《冬去春归》,优酷都有意搭上新闻性、时效性的快车。


72497c81d67bfcf9156f5af690ff421d.jpeg


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关注。2011年,日本“3·11”地震发生后,电影导演北野武曾说,“灾难并不是死了两万人这样一件事,而是死了一个人这件事,发生了两万次。”


曾经彼此不悦的护士夫妻,在武汉抗疫过程中重拾“浪漫”;保证每天有3万只量产口罩,彻夜不眠的的南通工厂;青岛街头,奋战在社区防疫工作的一家三口;在昆明对抗疫情,来自非洲的中医博士……


纪录片里,无数具体的人组成了这个宏大又微小、细嫩又坚定的时代,在历史的脉络中滚滚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