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2月17日,一份被密密麻麻盖上9个鲜红公章的复工申请表“走红”网络,并引发诸多议论。
与此相对的是,江浙沪地区如浙江杭州、嘉兴、台州、宁波、义乌、湖州,上海松江,江苏苏州等地的地方政府,为了帮助企业尽快有序复工复产,满足企业复工用工需求,出台了不少硬核:包大巴包高铁甚至包飞机接工人返岗;给返岗人员发补贴;发放人才交通补贴;设立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资金;为求职人员免费提供食宿,等等。
2月12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对当前的抗疫工作进行了定调,强调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其中复工复产是重要内容之一。2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和调节,推动重大项目尽早开工和建设。
在“政治局常委会”的新闻通稿里,中央明确提出了如下要求:
非疫情防控重点地区要以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为抓手,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要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实事求是做好防控工作,对偏颇和极端做法要及时纠正,不搞简单化一关了之、一停了之,尽可能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
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
要分类有序推动企业复工复产。湖北省当前首要任务是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其他省份要根据实情分类精准防控,感染人数较少的大多数地市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
这是非常强烈的“纠偏”信号,也意味着当前抗疫工作从“疫情防控”转向了“防控+经济社会秩序恢复”的新阶段。
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疫情并不严重的地区,仍然为企业复工设置重重障碍。比如西南某城市的复工审批表,就在朋友圈刷屏:
这是西南一个地级市的复工申请,竟然需要盖8个章(加上单位自己的公章,共9个)。而这个城市的疫情现状为,常住人口400多万,19个确诊病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 这份复工申请表来自中七建工集团华贸有限公司,被密密麻麻地盖上了来自环保、应急管理、卫健等多部门及区政府及疫情防控指挥部等8个鲜红的公章。
17日下午,与此相关的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了一则《情况说明》对此事进行回应称,“随着当地疫情形势的好转,已简化当地企业复工程序,取消了审签备案程序,并努力为企业复工复产做好服务。”
虽然最终该市简化了企业复工程序,取消了审签备案程序,但其曾经的做法难免令人费解。同时,不可否认,这种现象绝非该市独有。很多地方担心疫情反弹,对复工复产审批门槛很多,对解决企业困难花费的心思、精力却远远不够。
在当前的关键时刻,我们再次看到了江浙沪多地截然不同的表现。为帮助企业尽快有序复工复产,满足企业复工用工需求,江浙沪多地的地方政府,出台了不少硬核。
浙江杭州
为满足企业复工的用工需求、降低返程运输的疫情传播风险,杭州选择“包高铁”:定制返程复工人员专列,组织疫情相对平稳、来杭就业人员集中的贵州、成都等部分省市人员返回杭州。
2月16日22时07分,G4138次列车驶入杭州东站。这辆列车从贵州直达杭州,所载的近300名旅客全是贵州籍,是杭州定制的全国首趟复工人员免费专列。
乘车的近300名员工来自杭州的60余家企业。助力复工的同时,疫情防控也未松懈。上车前,杭州对所有乘车的复工人员做好了“健康码”的审核,组织符合健康要求的员工佩戴口罩进站乘车。进站时,加强体温检测,并设置候车专区分散就坐。上车后,乘务工作人员组织复工旅客分散就坐,减少在车厢内走动次数。
2月17日上午,杭州复工人员定制专列的第二趟列车从成都东站驶出。当天,600多名务工人员也从河南周口市西华高铁站乘坐G2397次务工专列前往杭州。
浙江嘉兴
2月16日下午,四川广元盘龙机场,一架载着154名返岗员工的飞机起飞,目的是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飞行里程1700多公里。
据浙江在线报道,2月14日上午,一组由嘉善县人社局、4家嘉善当地企业人事代表和第三方招聘公司组成的10人招工返工小分队,乘坐着中型巴士,一路往西,奔驰了30个小时,赶到广元接人。
原本计划包10辆大巴分批接人,可遭遇冰雪天气,担心大巴返程不易,经过几番商量,最终决定改包机返回。
报道称,包机返岗的所有员工免费乘坐,费用由嘉善县政府承担三分之二、员工所在企业承担三分之一。
浙江台州
据“台州发布”2月16日发布的信息,台州市计划组织民航客机,从重庆、贵阳、成都、昆明、西安包机接当地居民来台州务工。包机费用市财政补贴三分之一,条件是企业返工一次性10人以上,可以咨询、申请,机票价格在900—1300元/人左右。
浙江宁波
2月16日,浙江宁波印发《关于促进企业复工复产的若干意见》提到,通过全市各级公共就业人才网站线上招聘后,来宁波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中级以上技能人才,按浙江省内宁波市外200元/人、华东地区500元/人、其他地区8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交通补助。
浙江湖州
2月16日,浙江湖州出台《关于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的意见》明确:
一、设立不少于1亿元的企业复工复产补助奖励资金,专项用于企业(包括工业、服务业、建筑业)复工复产。
二、对企业新招员工,给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补助。
三、对介绍20人以上(含20人)市外人员来湖就业的主体,给予200元/人的一次性奖励。
四、由企业统一组织市外员工包车返回的,包车费用由政府全额补贴。
浙江义乌
2月16日,义乌市人社局和财政局联合推出《关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加强企业用工保障的意见》,其中有力度惊人的“复工交通补贴”:
1、给予企业包车补助。对企业通过包车、企业间拼车等方式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的员工所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市政府全额补助。
2、给予自行返义员工补贴。对2月22日前通过铁路列车、客运汽车方式来义的企业员工,车票费用全额补贴;对2月23日至2月29日来义的企业员工,减半补贴。对于自驾返义员工,在2月22日前返回的,按照同地区乘坐铁路列车标准给予补贴,确无铁路列车的,参照客运汽车标准;2月23日至2月29日来义的,减半补贴。对老员工带新员工来义的,经义乌企业确认,可同等享受上述补贴政策。初次来义求职人员可享受三天免费食宿。
3、落实专车接送。对重点企业、重点地区的员工,由政府组织专车、铁路专列、专门车厢负责接送,包车费用由市政府全额保障。
4、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义乌非公企业引进职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一次引进5人以上的,每人补贴500元;一次引进20人以上的,每人补贴1000元。
5、鼓励企业多途径招录新员工。义乌非公企业直接招用首次在义就业员工并依法缴纳社会保险的,给予1000元/人的补助。
上海松江
2月9日,上海松江区发布关于全力防控疫情支持G60科创走廊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对重点企业人才给予补助。在防控期间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在享受“1+10”人才政策时,企业认定在原基础上提高一档,并优先落实人才公寓、优先保障人才薪酬扶持;对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可优先办理上海市户籍。对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贡献的企业、区重点扶持企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企业,新增1500万元援企抗疫人才薪酬扶持专项基金,新增5000个租房补贴名额,对复工人才给予一次性补贴900元/人。
江苏苏州
2月18日,苏州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苏州市关于支持企业组织返苏务工人员有序来苏复工的通告》(苏州市疫情防控第8号通告),明确:
鼓励企业集中包车组织非重点疫情地区人员返岗,由用工企业提出申请,并落实好疫情防控主体责任,经各县(市)、区核准,通过“复工企业返苏人员运输需求服务平台”或委托有资质的道路客运企业,采用包车形式点对点运输,产生的包车费用由市、县(市)区两级给予用工企业50%的补贴。用工企业可采用公交、包车等形式解决务工人员的通勤出行问题。
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成功介绍劳动者到经市工信局认定的重点疫情防控保障企业和市政府确定的重点企业就业,签订劳动合同且缴纳社会保险满2个月的,按1000元/人标准给予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职业介绍补贴。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落实疫情防控要求,为我市企业输送外来务工人员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或在保障用工方面成绩突出的,由各地制定政策,市、县(市)区两级给予一定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