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畅想广电国网新应用或新产品(9)——广电5G的新通讯

国网 广电 2020-03-19 20

摘要:  众所周知,广电既有宣传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整合方案对广电国网(股份公司)的界定是“股份制中央大型文化企业”。与此同时,广大一线员工期盼的基础电信业务,特别是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整合方案已经明确是广电国网的主营业务之一。因此,完全可以把基于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理解为“文化+通讯”+,也就是,广电5G=(文化+移动通讯)+……

  导语:“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已经奏响了序曲,该是畅想国网未来美好前景的时候了。所谓的“畅想”就是敞开思路、毫无拘束地想象;但不能不着边际地幻想,需要有的放矢,也就是“法律允许、技术可行、市场有需”,畅想的基本依据就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发展实施方案》……


  众所周知,广电既有宣传属性,又有文化属性,整合方案对广电国网(股份公司)的界定是“股份制中央大型文化企业”。与此同时,广大一线员工期盼的基础电信业务,特别是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整合方案已经明确是广电国网的主营业务之一。因此,完全可以把基于广电5G的基础通讯业务理解为“文化+通讯”+,也就是,广电5G=(文化+移动通讯)+……


  有线经常被业界讥讽为“知识不强,文化不足”,甚至把有线人形容为“没有文化的知识分子”。“知识”主要是指对客观规律的把握,狭义一点就是科技水平或能力。“文化”通常是指三大基本能力,基于文学的想象力,基于历史的预测力,基于哲学的思辨力……


  广电5G是整个有线继往开来的奠基石或“看家宝”,是全国有线电视网络整合的“招魂器”,应该是整个有线的共识。既然是“继往开来”,就不能仅着眼于当下与三大运营商的“你死我活”,更何况“蚍蜉撼树谈何易”;而要按照整合方案的要求“以市场和业务为导向”,“为社会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开创有线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广电5G既然是着眼于未来,就不得不研究通讯发展的历史,提高对未来的预测力,否则,有线人又会再次被人嘲笑为“掌握现代科技的、没文化的知识分子”,而不是“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有线人”……


  一、通讯史是通讯语言不断变化或不断丰富的历史。电报时代的通讯语言是电码信号。电话交换机时代,无论是人工转接或自动转接,无论是模拟信号或音频数字信号,通讯语言主要是语音。传真机时代,通讯语言主要是文本。BP机寻呼时代,通讯语言是文字。从第二代移动通讯开始,通讯语言除了语音,还有文字(如短信),以语音为主、文字为辅。第三代移动通讯,通讯语言依然主要是语音和文字,但文字语言的占比明显提高。从第四代移动通讯开始,通讯语言不仅有语音、文字,还有图片和视频;随着OTT第四代移动通讯的微信出现,文字和图片成为了第一大通讯语言……


  按照香农的信息论观点,通讯语言演进历史是不断消除传递噪声的历史,其目的是最大化地传递真实、客观的信息。无疑语音带有传达者(宿主)自身的主观性,往往会“添油加醋”或“以偏概全”,图片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要大于语言和文字,视频就更加真实和客观。正是因为如此,5G的大带宽、低延时、多连接将促使通讯语言发生变化或革命,可以预见,视频将逐步成为主要的通讯语言……


  二、通讯史是通讯方式或传播方式的演进史。在第二代移动通讯前,通讯方式无论是人工转接,还是机器自动转接,最终都是点对点或个人之间的通讯。第二代移动通讯,出现了群发短信,通讯方式或传播方式,不仅有点对点的个人通讯,而且有点对多点的通讯。第四代移动通讯,出现了点对多点的新形式,典型的代表就是OTT第四代移动通讯的微信群;不仅如此,还出现了以个体为中心的大众通讯或广播通讯,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


  传播方式的演进史也是人类传播需求不断的满足史。人类不仅有个体之间交流的需求,还有朋友之间交流的需求,以及广而告之的广播需求。站在唯物历史主义的立场上,未来所有的事件都不是偶然的,所有的未来事件都是从昨天发起、今天有影、明天呈现。由于5G更能满足点对多点、点对大众或广播的需求,因此,大众传播或广播将成为人们常用的通讯形式或传播形式之一……


  三、通讯史是通讯生态不断的拓展史或开放史。第二代移动通讯之前,整个通讯业与现在的有线网络一样,属于“自娱自乐”型通讯,也就是封闭型的自我服务。在短信时代,中国移动首先对外开放,鼓励社会参与短信应用的开发,甚至采用70%:30%的政策激励(短信收入的70%归开发者,30%归中国移动),从此,通讯生态开始发生了变化。第三代移动通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讯生态发生了巨变,以APP形式为代表的新应用和新业态,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穷。第四代移动通讯的移动互联网,本末已经发生倒置,互联网应用已经占据了原来隶属于传统通讯业务的第一把交椅……


  5G时代不仅会进一步地继承和发展互联网生态,还会拓展已经初见端倪的新生态,这就是基于5G三大优势的物联网生态以及其他更加创新的、前所未有的新生态,如广电的“360度自由视角”……


  四、通讯史是通讯服务智能化的发展史。从人工服务到机器服务,再到智能服务。电报局、人工转接、BP呼叫等属于通讯服务的人工史。纵横制交换机、程控交换机、传真机等属于通讯服务的机器史。云计算、大数据、APP等属于通讯服务的智能史。需要说明的是,通讯服务的智能化与通讯终端的智能化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生共享的生态链,甚至经常是终端智能化推动通讯服务智能化,智能手机就是典型的案例……


毫无疑问,5G时代的通讯服务将更加智能化,甚至实现端到端全流程的智能化,不仅网络上有SDN(软件定义网络)、MEC(边缘计算)、物联网的传感器、机器人等,而且应用上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在5G时代,终端智能化的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如:折叠屏智能手机、手机投影电视、无线接收的头盔电视……


  五、通讯史是通讯经济形态的发展史。商业模式上,从按次收费演进到包月收费,从传统的金融货币演进到流量货币、积分货币、实物货币等。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经济形态更加丰富,出现了点击经济、链接经济、地理位置经济、众包经济、粉丝经济、共享经济……


  5G时代,不仅会进一步发展4G时代的经济形态,还会产生新的经济形态。根据通讯经济史,新的经济形态往往伴随着新的应用,特别是从无到有的新应用;如车联网、远程医疗、“广电热点”、智慧城市操作系统、工业互联网、远程教育、机器人、无人机空域管理……


  总之,广电5G持续发展的着眼点不应该是传统基础通讯业务,说实话,尽管基础通讯业务是广电5G必备或必需的业务,但广电5G在传统基础通讯业务上不具有任何优势,充其量只是吃一点三大运营吃剩下的或一时顾不上的“面包渣”;而应该着眼于广电5G未来的新需求、新业务、新生态和新模式。从通讯史不难看出,广电5G的未来不是简单地靠传统思维的网络能够支撑的,而是需要着力打造开放的平台,并通过开放的平台带动或创造新的终端、新的产业、新的应用和新的场景,进而构建属于广电5G自己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生态环境;也就是,构建广电5G的新通讯。简单地讲,广电5G只有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致富,靠垦荒传统通讯业务充其量只能脱贫,甚至可能更加贫困,或者脱贫后迅速返贫……


  郑重声明:上述只是畅想,可能被采纳,也可能不被采纳;可能被实现,也可能永远不会实现;仅是畅想而已;旨在抛砖引玉,激发同仁们的创新热情和创新智慧,进而对广电国网更加充满信心。由于自己水平和能力有限,难免有许多错误,甚至是谬误;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