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从疫情发生的寒冬到时下春光在前,不知不觉,我们的抗疫之战已过一季。明天即将是代表阳气上升、气温回暖、万物生机盎然的“惊蛰”日。惊蛰之后春回大地,全民战疫定会走向胜利,中国经济的回暖也已然在望。随着企业陆续复工和消费者正常工作生活的逐步恢复,消费端一定会在疫后全面“回暖”。
中国广视索福瑞媒介研究(简称CSM)开展了疫情期间用户媒介消费及使用预期调查,本文将就疫情期间及疫情后用户预期的调研数据,详细分析疫情后消费者对各行业产品的预期,为各行业克服疫情市场挑战、把握疫后商业机遇,提供数据参考。
01 消费者对多数行业关注上涨 不同品类市场将呈现分化趋势
疫情防控使得消费者的认知、观念和意识发生变化,需求自然会随之改变。消费者受“宅家”行为的影响,最关注的是与健康相关的产品信息,医药保健品类的广告信息关注度高达47.6%;同时与“宅家经济”相关的食品饮料类、教育产品类、数码产品和互联网应用类的广告及商业信息都是消费者的关注重点。疫情过后,被抑制的消费必然会有“报复性”反弹,当问到消费者对疫情后的关注预期时,中国消费者对绝大多数品类的产品关注度都有所提升,但不同品类市场将呈现分化趋势。
疫后诸般禁制解除,“医药保健品”预期关注度会有一定程度下滑。除“医药保健品”及“游戏”行业,用户在疫后对于其他各个行业的关注度都有上涨。“外出”无疑是被压抑已久的用户最大的需求,因而关注度涨幅最高的是“旅游度假”,由疫情期间的15.1%上涨至疫后的39.4%。
02 “医药保健品”紧随疫情发展 疫后关注度下滑但仍保持高位
疫情重压之下,用户对于疫情防控和医药用品的信息需求庞大,对于“医药保健品”的关注度达到峰值。虽然中老年是疫情中风险最高的群体,但细分之下他们对医药保健品的关注度也有所不同。
在疫后,各年龄段对“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关注度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尤以10-19岁的“00后”为最,降幅达55%。而30-59岁人群对其关注度在疫后虽有所下降,仍保留在较高水平(42%以上)。
03 运动健身成为新风潮 高学历消费者疫后对运动健身关注度最高
疫情期间,除了对“医药保健品”行业的刚性需求,对于“运动健身”提高免疫力的软需求也十分显著,关注度达到了28.3%。疫情过后,“运动健身消费”的关注度更是大涨至38.3%。用户关注可能会在疫后从“医药保健品”向“运动健身消费”偏移。
此外我们还发现,高知群体更能意识到运动健身对防治疾病的重要。疫后用户随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对“运动健身消费”的关注度提升。
04 旅游或成疫后主旋律 “夕阳红团”有望成为疫后 旅游市场”第一食蟹者”
如无意外,在疫后我们可以见到大量亲友外出旅游的朋友圈或微博照片。根据CSM调查显示,各个人群在疫情后对“旅游度假”的关注度都有大幅提升。而其中您最有可能见到的旅游照片,来自于老年群体。
恐怕很少有人能想到,受“宅”字之苦最痛的,是老年群体。疫情期间60岁以上人群对旅游度假行业的关注度仅15.6%,疫后关注度则大涨至65.6%,表达出强烈的出游意愿。相比年轻人群疫后将回归工作,老年群体拥有更富足的时间,这可能使得疫后“夕阳红团”首先占据亮相旅游市场。
05 休闲娱乐行业 吸引老年群体积极投入 年轻人群对其热情不衰
如果没时间出去旅游,“吃喝玩乐”是疫后回归工作的大多数人的首选。疫情期间,用户对“休闲娱乐消费”的关注度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而在疫后,用户对“休闲娱乐消费”的关注度大幅增加。
老年群体的意愿尤为强烈,关注度由疫情期间的3.1%大涨至37.5%。年轻人群则在疫情期间也保持了较高关注度,相对变化较小。除10-19岁的群体,各年龄段人群都将在疫后对“休闲娱乐消费”保有高水平的关注度(35%以上)。
06 换季正当时 服装行业受各年龄段关注
疫后的朋友圈除了外出旅游或休闲娱乐的照片外,还可能看到亲友好友晒新衣服。据CSM调查,人们在疫后对于“服装服饰”的关注度都大幅提高,尤以50-59岁人群为最。疫后会兴起逛街添置新装的风潮,男女老少一起洗去疫情换新装。
07 演出行业有望回暖 高学历群体表现出更强的消费意愿
观赏文艺演出也是疫后多数人的优先选择。用户对“演出”的关注度相对于疫情期间大幅增加。随着文化程度的提升,用户对其关注水平也不断提高。硕士及以上学历人群对演出行业保有26.7%的高关注度。
08 “宅家”利器游戏行业 疫情后或将走低
与外出消费的行业不同,“宅家”代表——游戏行业可能在疫后步入低潮。疫情期间,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也对游戏行业保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在疫后,即便是10-19岁的年轻群体,对于游戏行业的关注也由疫情期间的25%下降至20.3%。游戏可能成为疫后少数呈现下滑趋势的行业。
疫情防控战,全国人民齐心共克难关,疫情之后,我们也终将迎来全民经济的回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