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社区是疫情防控的短板,有线完全有能力帮助政府补齐短板

有线 社区 疫情防控 2020-02-27 23

可以说,社区是疫情防控的基石。由于诸多因素或原因,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社区管理暴露出了许多不足,是整个疫情防控中比较明显的短板之一。2月14日,习总书记在中央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要求“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因此,各级政府在疫情过后,一定会加强社区的综合治理,以便尽快地“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与此同时,许多有线已经开展或准备开展智慧社区服务,问题是,有线的智慧社区方案能否满足了政府社区综合治理的要求?也就是,有线的方案不仅要帮助政府“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而且能缓解社区的社会矛盾以及增加更多的社区公共福利或服务……


  一、定义社区。社区定义不清,不仅会导致方案的设计边界不清,而且会导致营销对象、服务对象不清。就智慧社区的方案而言,一般来讲,有两种不同定义的社区:一种是以物业管理边界来界定社区,俗称“小区”;另一种是以政府网格化管理划分的社区,也就是以街道社区经理责任边界来界定的社区,社区经理的社区往往管辖多个“小区”。因此,有线的智慧社区方案,必须明确或说明方案是指社区经理管辖的“智慧社区”,还是物业管理的“智慧社区”,还是以街道或乡镇为定义的“智慧社区”,还是社会学家定义的“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的“智慧社区”,切不可概念不清或含糊其辞……


  二、明确服务对象。一般来讲,智慧社区有五大服务群体,分别是业主群体、业委会群体、物业群体、社区经理及政府群体、市场服务群体。如果有线智慧社区的服务对象不清,智慧社区所设计的服务就会不知所云或无法落地……


  三、理解用户群体关系。智慧社区的服务对象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用户群体。一般从法理或法律上讲,业主与业委会之间的关系是代理人关系,业委会与物业之间是雇佣关系,物业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是服务关系,社区经理与物业之间的关系是监管关系,社区经理与业委会之间的关系既有组织关系,也有服务和监管关系,社区经理对业主之间的关系是服务关系;市场服务群体与业主之间的关系也是服务关系,分为基础配套服务和雇佣服务等。如果有线没有弄清楚基本的关系,就无法设计服务流和信息流,也就无法设计应用……


  四、理解产权关系。智慧社区中产权关系有三类,第一类是私有产权,一般是指家庭内,包括购买的车库;第二类是集体产权,一般是指住房以外、小区以内的土地及其设施;第三类是公有领地,一般是指社区经理管辖范围以内、小区以外的领地。如果有线产权关系不清,智慧社区产品安装、使用、销售等范围也必然不清,就会像电视一样,把整个小区或社区当电视屏,拼命的往上“堆”……


  五、理解公共服务或公益性的性质。公共服务没有排他性,但有竞争性。公益性不是“免费”,分为经营性的公益性和福利性的公益性;其中,福利性的公益性是政府买单、百姓免费或优惠。需要强调的是,公共服务只能安置在集体领地或公有领地,无权进入私有领地;简单地讲,把公共服务送到业主家门口,由业主自主决定是否进入家庭,包括水、电、天然气、暖气、通信、电视等,都只能放在业主家门口,由业主决定是否入户。再简单地讲,任何智慧社区的服务只能在社区或小区,是否进入家庭由业主说了算。如果有线没有理解公共服务或公益性的性质,就会出现许多自鸣得意、实质上违法的笑话,如把监控探头强制进入家庭或进入电视机……


  六、理解“智慧社区”设计的基本原则。“智慧社区”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五个体制”。第一个体制是“认识体制”,重点是理解上述的各种关系。第二个体制是“敬畏体制”,也就是尊重科学和专业,例如,物业管理,是一门学科,“没有吃过猪肉,见过猪跑”只是雾里看花,往往只能看到现象,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又例如,社区医疗和家庭看护分属不同机构,社区医疗原则上是不进入家庭,只是在社区。第三个体制是“顺从体制”,也就是尊重不同的价值观,业主的价值观就是服务的性价比,物业的价值观就是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社区经理价值观是社区和谐……。第四个体制是“巩固体制”,也就是权利边界不可破坏,利益格局不得轻易打破。第五个体制是“发展体制”,利益各方都能发展。如果有线的“智慧社区”设计违背了“五个体制”原则,将会寸步难行……


  七、理解“智慧社区”的体系架构。一般来讲,“智慧社区”的体系架构分为三层。第一层是基础网络,不仅是有线网络,还有广电5G的移动网;不仅是互联网,还有更普遍连接的物联网。第二层是云平台,包括以地理系统为基础的、以地理公众号为特征的智慧城市操作系统。第三层就是各类应用。目前,许多有线的“智慧社区”方案,在架构上既有短板,也有漏洞和弱项……


  八、理解服务主体分类。一般来讲,智慧社区的服务主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小区自主提供给业主的服务,也就是,由物业提供的服务;第二类是是由政府提通过小区(业委会或物业)提供给业主的服务;第三类是小区开放给社会,由市场提供给业主的服务。不同类别的服务主体其合作的边界不同,通常有四种边界,即投资边界、责任边界、服务边界和收益边界。如果有线没有理解服务分类,不仅是拜的“码头”不对,而且是会服务不到位和增加许多成本……


  九、理解政府的社区“三网融合”。政府的社区“三网融合”是指社区中的政务网、民生网、治安网融合。有线一定要理解政府的五大职能体系,分别是政务管理职能、执法监管职能、宏观调控职能、经济管理职能和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不同职能一般由不同的领导分管,政务网对应的是政务管理职能,民生网对应的是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职能,治安网对应是执法监管职能。如果有线没有理解政府的“三网融合”和了解政府的五大职能,就必然会走错门,认错“爹”……


  十、从场景入手。无论对哪个群体,“智慧社区”早已经不是概念,而是实实在在的应用。每项应用必须让用户想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用得起;因此,必须从场景入手逆向设计,或归纳法设计,而不是用某一个技术功能去演绎应用的设计。现在几乎所有“智慧社区”的应用都具有“三化”标志,即数字化、智慧化、智能化,都是各种技术的组合体系或集各种技术的大成……


  目前有线可以列出的“智慧社区”项目有:雪亮工程社区延伸的安防服务、公共卫生防疫服务、远程医疗服务、远程教育服务、家庭养老服务、社区电商服务、政府一站式服务、党建服务、幼儿园家长远程监护服务、托老中心远程监护服务、社区法庭服务、法律远程援助服务、远程协调服务、远程信访服务、社区影院服务、社区电子图书馆服务、社区康复健身房服务、应急广播服务、应急广播的广场舞服务、社区共享经济的智慧家居服务(注意不是智慧家具)、小区社区设施物联网管理服务、国家公共基础设施物联网服务、小区物业管理平台服务、社区经理管理平台服务、社区信息报表生成服务、志愿者管理平台服务、政府委托服务、社区社群服务……


  十一、结合自身转型,开展“智慧社区”服务。对有线而言,显而易见的一个重大转型,就是向融媒体转型。再次强调,有线向融媒体转型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无关,有线应该发展自己的“一地一端”。有线的“一地一端”APP应该具有四大基本功能或基本导航,分别是新闻导航、“问政与参政”导航、“志愿者服务”导航和“社区服务”导航(含部分物业管理功能,或与物业管理APP共享);其中,“问政与参政”导航、“志愿者服务”导航和“社区服务导航”不仅是“智慧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次疫情防控的社区短板之一……


  “问政与参政”实际上是一套情报收集系统,让群众去发现问题,后台将问题分拣给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完成后,再由平台回复给群众;完全符合习总书记“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对善意的批评、意见、建议认真听取”的要求……


  “志愿者服务”是有线响应“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的一项举措。有线需要构建一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的智能管理平台;其中,包含志愿者服务管理平台。志愿者主要来自两个部门,一个是共青团,另一个是民政部,都是登记审查过的,包括退休群体中的志愿者。志愿者服务的模式类似“滴滴打车”,用户发起一项服务请求,平台给出价格,并将请求分发给志愿者。与“滴滴打车”平台不同的主要有三点:一是志愿者是可管可控的;二是平台项目和价格是要报物价局批准,并对社会公开;三是平台收费标准最高不能超过银行普通利率的两倍,如现在的利率是2.5%,收费最高只能是5%。服务价格原则上“微利+成本价”……


  “社区管理”除包含部分物业管理功能或与物业管理用户APP共享外,重点是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城市操作系统,小区内外所有的商家都有一个公众号,通过公众号,商家可以自主地为社区服务,但所有的服务信息纳入政府的监管……


  总之,此次疫情防控又给了有线开展“智慧社区”一次难得的机会,关键是有线“智慧社区”所提供的服务,能否让“政府满意,百姓开心”以及各方能否共赢……


返回顶部